白內障手術相關知識

    白內障說明

    視覺為上天賦與的一項珍貴禮物

      想擁有優質生活、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夠工作、休憩和從事各種活動。要達到這些基本需求,就必須依靠清晰的視覺。擁有好的視覺可以讓我們清楚地看見我們所生活的世界。

     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,視覺品質會隨之衰竭,進而產生對光敏感、覺得刺眼(特別是夜晚),以及覺得所見色彩不再鮮豔等問題。當有這些現象產生時,很有可能就是您罹患了「白內障」。

      白內障是導致老年人視力障礙的主因,多見於50歲以後,發病率隨著年紀的增長而增加,統計指出其盛行率在65-74歲人口中為50%,在75歲以上為70%。

    白內障是導致老年人視力障礙的主因

    眼睛如何產生影像


    眼睛產生影像的方式

    健康的眼睛

    光線聚焦視網膜

      人類眼睛的工作方式與照相機相近,不過方式更為複雜。光線在透過角膜(眼睛表面透明部位)時會被曲折,而瞳孔(黑眼珠中心部分)則類似相機的光圈,用來控制光線進入眼內的量。

      在虹膜和瞳孔後方有一透明、無色,其形狀類似放大鏡的鏡片,此一構造即為水晶體。水晶體為雙凸構造,用來曲折光線(就像照相機鏡頭),使光線聚焦於視網膜(位於眼睛後方內表面,為神經組織層構造)上,進而形成影像。

      視網膜會對聚集的光線產生反應,傳送訊號到大腦,大腦會製造出一個即時影像,所以當視網膜有缺損時,所見到的影像也會隨之改變。


    白內障霧化您的視覺

    ▸ 什麼是白內障?(何謂白內障?)

      白內障是水晶體霧化與硬化。水晶體的霧化,可能由中間開始,也有可能從就旁邊開始。水晶體的霧化會干擾光線穿透水晶體阻礙視網膜接收清晰影像。這種情況就像是相機鏡頭上有一個污點或是灰塵的感覺。

    正常視覺與白內障視覺圖示

    正常視覺與白內障霧化視覺比較

    ▸ 為什麼會有白內障

      產生白內障最主要的因素與年齡的增加有關。像眼睛受傷(創傷)、眼內疾病(如青光眼、葡萄膜炎)或是長期使用藥物(類固醇眼藥水)等,都可能會產生白內障。

    白內障的症狀為何?

      白內障初期患者會覺得視力模糊不清,對色彩的敏感度降低(特別是綠色與藍色),但會對光線敏感,在強光下會出現畏光的情形,晚上看到光源時(如車頭燈或街燈)有光暈現象:除此之外當變換眼鏡的頻率很高時,也有可能是罹患白內障的徵兆。隨著白內障病症的加重,視力會變得越來越模糊,甚至會影響平常的活動,造成生活上諸多不便。

    ▸ 如何治療白內障?

      目前沒有任何藥物,包括眼藥水或內服藥,可以有效的預防或治療白內障的惡化。目前市面上有白內障的藥水,只能減緩發生速度,並無法預防或治療。

      當被診斷患有白內障後,建議可以利用手術方式移除霧化的水晶體,並以人工水晶體替代。

      隨著眼科顯微手術技巧與醫療設備的改進,白內障手術已經是一種成功率高且安全的手術。所以忍受白內障所造成的視力衰退是不必要的!甚至於有可能因為白內障過度嚴重,而更容易引起其它眼科的併發症,不可不慎!

    正常視覺與白內障視覺比較

    白內障手術

      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,您的白內障可以藉由手術方式來移除,達到安全且有效的治療。根據統計,白內障手術是現今施行成功率高的手術之一,大約百分之九十五的患者的術後視力均獲得改善。

    白內障手術的發展

      所謂的白內障手術就是要從水晶體囊袋中移除霧化的水晶體後,植入人工水晶體。傳統的手術方式稱為「囊外白內障摘除術(ECCE)」,需要利用較大的傷口(10~12mm)來移除水晶體,所以必須縫傷口。

    小切口白內障手術

      目前最廣泛使用的手術方式為「超音波晶體乳化術(Phaco)」,利用這種手術並配合植入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,只需要一個非常小的切口(約3.0mm)即可。但為了植入硬式(不可摺疊)人工水晶體,醫師需要把切口擴大到5.5~6.0mm,而這樣大小的切口仍需要利用縫線縫合傷口。

      但隨著科技進步,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的推出,讓醫師可以不需擴大切口就可以植入人工水晶體。所以這種手術方式也被稱為「小切口白內障手術」。[延伸閱讀:進階式白內障手術]

    白內障手術擺脫老花眼鏡束縛

    人工水晶體

      人工水晶體的功能主要是在白內障手術患者移除混濁水晶體後,取代天然水晶體。所以人工水晶體必須要與天然水晶體的功能越相近越好。人工水晶體的構造主要分為兩個部份,一部份為鏡面,提供折射功能。因為天然水晶體被移除時,大概會造成兩千度的折射率被移除(以個人眼軸長度而異)。未發明人工水晶體前,就只好利用很厚的凸透鏡眼鏡來矯正視力,此方式不但不美觀也不方便。所以,人工水晶體就像是眼睛的眼鏡般,可以提供白內障患者清晰視力,另一部份稱為支撐腳,其作用就是為了讓人工水晶體能平穩地被放置於眼睛內。[延伸閱讀:人工水晶體種類]

      一般對於人工水晶體最低要求就是,植入眼內後就永遠不需要被取出。為了滿足長期使用的要求,人工水晶體必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,將術後不良反應降至最低,並且要能平穩的固定在眼內,不偏移,才能維持視力穩定。


    依白內障發生的原因一般可分類如下:

    ▸ 先天性白內障

      由於遺傳性、染色體變異、胎內感染等引起,嬰兒瞳孔內可見白色或灰色的混濁點,可影響視力發育造成弱視。


    ▸ 老年性白內障

      為最常見的一種白內障,隨著年齡的增加,四、五十歲後,水晶體會慢慢發生硬化、混濁而漸造成視力的障礙。由於長期紫外線的傷害及組織的老化,導致水晶體變硬而混濁所致,所謂人老「珠」黃,指的就是這一型的白內障,最早在四十歲左右即可發生。


    ▸ 外傷性白內障

      鈍器傷害或穿透傷或灼傷所引起,凡撞擊、穿刺傷、電擊、高熱、化學藥品灼傷等,皆可能傷及水晶體。


    ▸ 併發性白內障

      因虹彩炎、青光眼、網膜色素病變、眼球手術或因長期使用類固醇等藥物所引起之白內障。


    ▸ 代謝性白內障

      如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等引起之白內障。


    白內障超音波晶體乳化儀

      一般來說,白內障的治療仍以手術為主,儘管市面上有許多號稱可溶解或延緩白內障惡化的眼藥水,但其實際效果仍未確定,藥物治療通常沒有明顯療效,手術治療為白內障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,且以人工水晶體的發展更使白內障手術後視力矯正趨於完美。

      一般來說這類手術均使用局部麻醉,手術時間每眼約20~30分鐘,左右眼白內障手術需分開執行,需間隔1~2個星期,不需住院。

      手術的過程是將混濁的水晶體摘除,並置入人工水晶體。傳統的白內障手術方法,傷口比較大(約一至一點二公分,需縫合傷合),而目前最新的白內障超音波乳化術,乃是藉一大小約零點三公分的手術傷口,將超音波乳化器伸入眼球之水晶體,一方面將晶體物質乳化,一方面吸出,最後植入軟式折疊式人工水晶體。如此小的傷口,幾乎完全不需要縫線,術後散光小,復原更快。

    ▸ 什麼時候才是白內障手術的適當時機?

      藥物只能減緩白內障進行速度,手術治療才是目前白內障唯一、直接、有效的治療方法。其實應依個人的生活需要而定,當視力障礙已經影響到日常工作與生活習慣時,就可以開刀了。有些過度成熟的白內障,會引起晶體性青光眼,故不宜等到白內障過熟時再手術,以免發生合併症。


    ▸ 白內障手術後還會再生嗎?

      目前白內障手術均保留原來之後囊,以便置入人工水晶體,此後囊幾個月或幾年後可能因上皮細胞增長變厚而使視力模糊,叫做後發性白內障。此時可使用銣雅各雷射照射即可破壞此膜,恢復視力,不需再度開刀。


    ▸ 白內障手術有沒有併發症?

      任何眼部的手術都可能會產生併發症,一般眼內手術併發感染機會約千分之一,必須立即治療。其他併發症,如眼壓持續昇高,葡萄膜炎、黃斑部水腫或視網膜剝離等,但很罕見。


    ▸ 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可以動手術嗎?

      白內障手術一般採用眼部周圍之局部麻醉即可,但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需將血糖、血壓控制穩定後才可開刀。若同時伴有神經病變,或視網膜病變等患者,術後視力的改善可能比較有限而無法達到正常水準。


    ▸ 白內障手術後應注意什麼?

      手術後一至兩個月內應避免激烈運動外力撞擊,刺激性的食物或煙酒也應避免。手術後早期應每星期回診一次,睡眠時應戴上眼罩保護眼球,若有更加紅腫、疼痛、視力減退等現象,須馬上回診。一般手術後二至四週,視力可漸穩定。


    白內障手術步驟

      雖然近年來白內障手術技術突飛猛進,使得手術之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,但凡是手術仍有一定的危險性並非百分之百無風險,所以手術前應與醫師好好討論,詳細瞭解此手術的優缺點、適應症、併發症、成功率等,術後配合醫師做後續治療,如此才能有一個最好的手術成果。


    白內障手術後注意事項:

    • ▸ 點藥前後應先洗手。
    • ▸ 睡覺時要帶眼罩,以免不自主的揉眼睛。
    • ▸ 出門時可戴護目鏡或太陽眼鏡,以防風沙、減少光線刺激。
    • ▸ 一個月內洗頭洗臉的水,勿跑進眼睛裡,以防感染。
    • ▸ 如果眼睛會紅,分泌物增多,視力模糊,患眼疼痛加劇,手術不慎碰撞,則要立即返診。
    • ▸ 一個月內不要提重物、抱小孩,用力大便及彎腰低頭。
    • ▸ 請按時回診追蹤檢查。

     [延伸閱讀:白內障手術術後注意事項]

Back to TOP